國外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
1.美國
美國分散型污水處理從管理體系和技術要求方面來說,是在一個比較完善的框架下運行的。目前美國分散型污水處理系統,主要有以下幾種技術:
化糞池。化糞池和土地處理是國外常用技術,據德國調查的數據顯示,大約有32%的污水適用于土地處理,其中有10-20%的失敗案例。失敗的原因可能是系統對地下水存在污染,如:使用時間過長;超過水力負荷;設計、安裝問題;運行管理問題等。
砂濾。砂濾在美國是一種非常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可以達到比較好的去除效果。
好氧處理。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應用到好氧處理,處理規模一般在1.5-5.7t/d,使用生物轉盤或活性污泥法等等。近年來,美國也非常強調氮磷的有效利用,美國大部分的氮是在廢水當中,通過前期分離,對于降低后續處理費用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還有消毒、營養物去除、源分離及N、P去除與循環利用。
2.日本
日本的分散型污水處理技術中相對來說凈化槽處理體系比較被大家所熟知,日本生活污水的來源,跟我國污水比例上有些差別,主要按照洗衣廢水、廚房和廁所來劃分和收集。
日本的凈化槽安裝于不適合管網收集以及人口密度比較低的地區。凈化槽根據不同人口、不同參數進行設計,盡管現在的凈化槽一代代在更新,但主要以槽為主,經過AO反應器、厭氧、脫氧、好氧、沉淀到消毒等工藝,應該說是凈化槽一種常規運行狀態。凈化槽在日本得到比較成功的應用,不僅是一個技術上的問題,而是在完整的法律框架下一個比較完善的管理體系,形成一個比較成功的案例。
3.印度
簡單介紹了幾個發達國家的案例之后,下面介紹東南亞一帶,與我國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較為接近的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印度生活污水主要來源于廚房廢水,在污水處理中,目前來說東南亞一帶應用廣泛的還是化糞池技術,但是普遍問題與我國相似,就是各種水質污染非常明顯。目前在印度政府的支持下,正在開展有效推廣凈化槽的行動和方案,也制定了有關化糞池和接觸氧化技術的處理規范。
4.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位于熱帶地區,盡管農村的經濟發展情況比較落后,當地居民的主要廢水進入河道,所以包括馬來西亞、泰國、越南這些國家農村的衛生狀況,是不容樂觀的。印度尼西亞化糞池的應用比例占到了50%,他們也制定相關政策,推進凈化槽在印度尼西亞使用的規范及標準。
國外的先進經驗
具體包括:(1)明確污水處理的責任,同時國家通過資金和政策扶持開展分散污水處理;制定合適的標準,規范和引導分散污水處理;(2)建立公平、規范和高效的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體系,保障分散污水處理的有效開展和長效運行;(3)提高分散污水設施建設和運行的規模化、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確保效果、降低成本、便于監管;(4)專業化培訓、考試、認證,提高從業人員專業技能;(5)宣傳、教育和公民參與計劃等。
本文由上海立昌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整理收集。




簡繁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