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塑化網http://www.PVC123.com 訊: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近日發(fā)布的一項“中國發(fā)展信心調查”指出,72.5%的受訪者認為當前社會的貧富差距比較大,大都市的居民對貧富差距感受最強烈,嚴重影響了他們對整個社會環(huán)境發(fā)展的信心。
改革開放至今30多年,貧富差距已經成為中國人心頭的一道魔咒,富裕的消費需求降低,而有消費需求的沒有錢,促進消費也需要進行收入分配改革,減少貧富差距,讓有消費需求的群體有錢去消費。
數據顯示,在我國有近3億進城務工人員,他們承擔著城市里大部分的基礎服務工作和建筑工作,但工資微薄、生活缺乏保障。他們總是掙扎在溫飽線上,也許要攢上多日的錢,才能給孩子買一件新衣服,也許每到過年過節(jié),全家才會去飯館吃一頓好的改善生活。
經濟學中的邊際消費傾向曲線表明,在收入偏低的階段,隨著收入的提高,消費的增加量是最大的,當收入高達一定程度,消費意愿則呈下降趨勢。也就是說,要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我國廣大中低收入群體是主力群體。
“我國中低收入者基數大,他們的生活還有很多需求沒有滿足,從房子車子到外出旅游,提高他們的收入對消費影響顯著。高收入群體在我國占少數,他們的需求已經滿足了。”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激發(fā)中低收入群體的基本需求和精神需求,是拉動消費最有效的做法。
要激發(fā)這一群體的需求,必須從縮小貧富差距、給予足夠保障做起。
某銀行職員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他告訴記者,每個月14、15日是北京養(yǎng)老金發(fā)放的時候。這一天總有許多老太太一大早就搬來小板凳坐在銀行門口,等著開門取錢,生怕晚一天來自己的錢就沒有了。
“她們每人每月的養(yǎng)老金平均在兩千七八左右,一般取1000元出來用,剩下的存到自己的存折里。這就是她們一個月全部的收入,全部的保障。”該銀行職員說。
趙弘指出,我國目前的貧富差距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傳統(tǒng)的城鄉(xiāng)貧富差距;東部和中西部的區(qū)域貧富差距;城市內部外來人員和居民的貧富差距;國家壟斷行業(yè)和競爭性行業(yè)之間的利潤差距;管理層與普通勞動者的貧富差距以及權力與非權力、政層與非政層之間的貧富差距。
“這些差距的存在正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造成社會環(huán)境中的諸多不公平,這些問題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趙弘說。
對此趙弘建議,縮小貧富差距、促進消費應從三點做起。
一、完善社會保障;
二、促進市場公平、市場機會均等,讓人們能對自己的收入有合理預期;
三、倡導合理消費,適當的消費。這是我們社會發(fā)展動力所在,也是我們豐富生活、享受生命的根本價值體現。
國家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估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要想縮小貧富差距,就必須從這三點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