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震后第五天,余震仍時有發生。與前幾天的緊張相比,當地災民的生活逐步走向有序。記者走訪寶興縣城幾條主要街道,發現近10%的商鋪已開門營業,為災民、救援人員和志愿者提供便利,開門營業的商鋪未見漲價。
昨日下午,記者在街上看到,一些臨街商鋪的墻壁上寫有“可用”、“待定”、“危”字樣。當地居民介紹,專家正在對房屋受損情況進行鑒定。幾處寫有“危”的房子前,有部隊官兵正在幫忙拆除樓頂的易墜物。
寶興縣穆坪鎮農技服務站在沿江路,離青衣源大橋有100多米。昨日上午,有村民直接聯系老板娘胡雪,要到店里買農藥、化肥,胡雪隨后來到店里開門。
“現在鄉下還在忙著春種。”胡雪介紹,最緊俏的是塑料薄膜,因鄉下目前還缺少帳篷,很多村民買回去搭建簡易棚子住宿,“價格跟地震前一樣,沒有漲價。”
在沿江路另外一家“大偉五金超市”,地震后,老板鄭世碧一直沒關門,地震前三天生意很好,“塑料布兩天就賣完了,現在交通不便,無法從外地進貨。”鄭世碧介紹,除了塑料布,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也很暢銷,其它貨物暫時賣不動。
昨日下午,工商局工作人員在市場外掛起“應急市場”標牌,進入市場內的通道旁有幾個小攤點營業,蔬菜區等幾個區域的攤位幾乎都歇業了,顧客也不多。
賣鹵菜的駱開秀正在等著客人上門,“地震前儲備的材料,因為沒有電,放冰箱里很容易壞,只好全部加工處理了,減少一些損失。”
水產區一位攤主稱,現在沒電,水產品無法保存鮮活,也沒有貨源,什么時候恢復正常營業還不知道。
一位到市場買水果的女士只買了一點橘子和櫻桃,她稱,這幾天生活必需品都不好買。
穆坪北街的遛遛超市門口,可以看到很多顧客進出。老板晏文蘭自備發電機,店內燈光明亮,供顧客進店挑選物品。超市內一處貨架前,散落的物品還未來得及清理。
“地震后我們關閉了兩個小時,后來就一直開著,沒關門。”晏文蘭說,地震給超市造成的損失也不小,很多擺在貨架上的酒被震翻,打破了很多。
“也是怕余震,開門營業能夠方便一下大家,這幾天來買生活日用品的特別多。”晏文蘭一邊給顧客搬貨一邊介紹。
經過縣城的道路已經搶通,救災物資已經下發到鄉鎮,再轉發至村里,一切都在逐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