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調查顯信心
根據Cefic4月份出版的化學品趨勢報告,不斷下跌的化工產品價格表明來自其他地區更便宜的原料正對歐洲進口化學品價格產生影響,這同樣也在影響歐洲本地市場。從去年歐洲對美國化學品貿易狀況來看,歐洲對美國貿易順差減少20億歐元,主要集中在石化品、聚合物和無機物,而且多數產品來自于能源密集型行業,而在特種化學品和消費化學品方面則略有改善。
對此,休伯特·曼德里表示,這種貿易格局的變化可能是由于美國化工行業復興對歐洲產生的沖擊。即便如此,根據對Cefic成員為期4個月的調查結果,幾個月來歐洲化工行業的信心指數一直為正值,這包括存貨及訂單的評估數據。目前,比利時和德國已經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前的產量水平。而且,Cefic仍然維持歐洲今年化學品產量增長1.5%的預測值。
頁巖紅利要爭取
針對目前的烏克蘭危機,休伯特·曼德里說:“我不想過分強調目前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但是這對于歐洲乃至全球經濟樂觀發展的抑制作用不容小覷。我們應該正視并處理好烏克蘭危機對歐洲化工產業發展的影響,希望這對歐洲的負面影響不再擴大。”
除了烏克蘭危機的影響,當提及歐洲化工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時,休伯特·曼德里指出,增強整體競爭力成為首要議題。英力士董事長吉姆·拉特克利夫3月份撰文指出,如果管理部門再不采取措施提升歐洲地區的競爭力,10年內歐洲化工行業或被淘汰出局。不過,休伯特·曼德里并不像吉姆·拉特克利夫那么悲觀。
他表示,歐洲沒有諸如北美和中東的原料優勢,管理部門又實施了比全球其他地區更加嚴格的環保法規。能源和原料成本是歐洲化工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但歐洲的化工公司可以通過投資美國,或是進口頁巖氣來分享美國頁巖氣優勢,從而擴大盈利。為此,Cefic呼吁歐洲要爭取具有價格競爭力的能源供應以及企業能夠承擔得起的氣候政策。
人口激增是機遇
未來幾年,中國將有大量新建化工產能投產,再加上2016年后美國將有多達11個新建乙烷裂解裝置陸續投用,市場人士預測,歐洲化工市場以及化工產品出口都將面臨威脅。但休伯特·曼德里表示,長期來看,全球人口增長會吸收這些新增產能。休伯特·曼德里認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從70億增至超過90億,未來世界人口預期增長將帶動化學品的需求激增。據此預測,世界化學品年均增速應達到4%~6%方可以滿足人口增長需求。而這對于歐洲化工行業來說是個很好的機遇。
恢復元氣靠創新
休伯特·曼德里指出,歐洲所有國家完全恢復元氣還需時日。整體來看,由于歐洲目前面臨著經濟疲軟等挑戰,加上美國頁巖氣革命影響,歐洲化工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還需數年。不過,在這場戰爭中,歐洲可以取勝的法寶就是“創新”。
他表示,歐洲化工行業面臨的最主要挑戰是競爭力,這包括能源、原料、市場增長、行業法規以及創新能力。對于全球化工來說,市場增長主要集中在亞洲和新興經濟體地區,而原料優勢在中東和美國。此外,歐洲人工成本也較其他地區高。因此,歐洲可以從競爭中勝出的唯一法寶就是創新。但是新技術也需要尋求公眾和政治支持,比如歐洲大陸開發納米技術和綠色生物技術。他指出,歐洲開發新技術應該更加開放,并減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