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臨近,市場上的粽子五花八門,也讓市民挑花了眼。細心的市民發現,不少超市商場售賣的粽子貼有塑料標簽,他們擔心塑料標簽加熱會產生有毒物質。
昨天上午,記者到島城部分超市探訪。中山路上一家大型超市里,不管是禮盒裝的粽子還是散裝粽子,都放在了比較顯眼的位置。除了一些真空包裝的粽子,還有一些直接放到冰柜里簡單包裝的散裝粽子。這些散裝粽子在粽葉和捆綁繩之間貼上了塑料標簽,標簽上標明了粽子的口味、品牌等信息,卻沒有標明粽子的生產日期、生產廠家和生產地址。超市為了方便消費者品嘗,直接將貼有塑料標簽的粽子加熱。超市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解開標簽,荷葉包裝就會散開,所以標簽只能和粽子一起煮。隨后,記者到島城其他超市探訪,發現類似的情況也存在。
對此,青島大學化學實驗中心高級實驗師馬兆立表示,粽子上貼的塑料標簽如果是耐高溫聚乙烯制成,即使是加熱到100℃仍是安全的,而塑料標簽如果是聚氯乙烯制成或者添加了一些塑化劑助劑,塑料標簽加熱到60℃可能就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危害人們的健康。而塑料標簽上的膠水和油墨等物質,加熱后也可能會產生甲醛等有害物質,從而危害人們的健康。“因為人體有一定的處理能力,這些有害物質最終能不能對人體造成危害,還要看攝入量。”馬兆立介紹說,他建議市民蒸煮粽子時最好將塑料標簽撕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