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想吃食物但總是因為食品包裝不符合心意,而選擇其他東西。那么怎樣的設計才能讓人一眼看去就難以忘懷,執著于它呢?
去大賣場買東西什麼想吃的一股腦丟進推車中實在很爽,但是常常有很多食品都是買回家后忘了吃,等到過了保存期限才發現剩下一大堆,不吃很浪費,吃了又怕吃壞肚子,常常有這種罪惡感的朋友,可以開始期待未來可能會研發成功的新形態食品包裝,利用高科技的材料,讓食物與包裝同時進行時間推移,從外觀的新鮮程度就可以知道內容物的新鮮度,不怕不肖商人亂打期限了。
市面的食品包裝目前大概分成兩種形式:拋棄式與可回收式,可回收的瓶瓶罐罐舉凡玻璃、寶特瓶、鐵罐或是陶瓷罐,都可以在內容物使用完畢后回收或是拿去做別的用途,不過拋棄式的包裝就令人較憂心,大概的塑膠袋我們都知道頗不環保,但如果是紙袋的話保存又十分不易,瑞典的設計工作室 Tomorrow Machine 利用科學與智能材料,設計出了一系列未來食品包裝,不僅對生態毫無危害,還可以看包裝毀壞程度辨識內容物新鮮與否。
這系列目前構想共有三款:
初榨橄欖油利用涂上蜂蠟的焦糖當作載具,蜂蠟可以有效防止內容液體漏出,而經過實驗,加熱到 100°與 170°的焦糖包裝會呈現不同的顏色,剛剛好可以區分內容不同的油品,而焦糖本身不溶于油,打開時只要像敲雞蛋那樣打破,就可以輕松取出內容物。
覆盆子冰沙的包裝,利用的是洋菜膠,經過測試發現在一般室溫下經過一個月擺放的洋菜膠會逐漸萎縮,洋菜膠半透明的特性讓裝載在里面的內容物,顏色容易透出來,對于辨識十分有幫助;如果備料時加入洋菜粉中的水較少,呈現出的質感也較粗糙,不失為另一種呈現包裝的方式。
覆盆子冰沙
印度香米包裝呈現山形,漸層的色澤有一點富士山的感覺,外包裝使用蜂蠟,既可以染色也可以使用原色,撕下來的質感就像一層薄薄的果皮,可塑性也挺高的只要加熱即可,也不用擔心手溫或廚房溫度會造成融化的狀況,熔點約在 60 度左右,可能會比較不建議放在瓦斯爐旁邊,放冰箱就對了。
以上這些概念設計來自于取自自然的想法,既然包裝完全天然,也就是說就連包裝都有所謂的保存期限,對于想要減少家庭垃圾的人來說,這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對于喜歡收藏漂亮瓶子,或是喜歡囤貨的人來說,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了。
不管是什么樣的設計,只要能留住人們的目光,它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設計、一種未來的潮流。完美的包裝,不僅只在于包裝的材質,更在于它的美觀以及與食物的彰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