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就像食物鏈一樣,一環扣一環,盟大是從最底層資訊做起,現今圍繞在線交易平臺的支付,倉儲物流、金融、貨源等產業鏈配套服務。
盟大生態其實就是圍繞著塑化產業的價值鏈服務構建的,關鍵點就是專業的資訊,一手優質的貨源,一流高效的金融產業鏈服務,旗下的環球塑化網、大易有塑、塑如意就是圍繞著這三個關鍵點而打造。未來盟大還將在產業價值鏈服務上加碼,平臺延展到平臺,從產業孵化產業,每個平臺自成生態又相互協同,最后將一個個生態環相交成為了盟大生態。

從底層開始構建
打造生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想清楚你的業務從哪里開始?你從哪個業務場景開始切入?你要給用戶提供怎樣的價值?生態必須從底層開始構建。
海爾和萬達是傳統企業打造生態模式的典型。海爾最早做家電的,2014年開始推出“U+”智慧生活系列,從單一的家電產品,延展到了整個家庭場景。萬達院線,之前主要做電影院,2015年發布“會員+”戰略,圍繞6000萬會員,打造一站式電影生活服務平臺,從單一的電影場景,延展到了整個泛娛樂場景。
盟大在2010年創立切入產業互聯網,此時已經進入到互聯網2.0時代。互聯網1.0時代是重構信息流為主的行業,媒體等業態最先被改造,當年門戶時代的三大天王,網易、搜狐和新浪都是在此時崛起的。互聯網2.0是重構供應鏈的服務業,阿里巴巴是這個時代的先驅,盟大的環球塑化網也是類似的平臺,從解決傳統的塑料、化工、塑料機械、塑料助劑等全行業的信息交互開始切入,重構行業獲取資訊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當互聯網對產業資源重組進入深水區的時候,傳統的線性公司(pipelines)也會越來越多地被平臺型公司(platforms)所替代。哈佛大學托馬斯•艾斯曼的研究發現,全球最大100家企業有60家企業主要收入來自平臺商業模式。平臺型的公司最有價值,全球最偉大的公司都是平臺型的公司,蘋果、谷歌、UBER、Facebook等等,他們只做平臺不做內容,中國也有一些大的平臺公司,如騰訊、阿里等等。
盟大也是采取類似的組織結構,以平臺化的方式組織資源,環球塑化網匯集了60萬家的塑化企業會員,訪問量也是排名行業最高。從2015年上線“大易有塑”,盟大依托行業門戶環球塑化網的會員資源,從信息平臺,延展到交易平臺,聚合產業各利益相關方,延展到從金融、倉儲、物流等產業鏈配套服務平臺構建塑化產業生態圈。

圍繞產業布局
生態化戰略尋求的是不同業務之間的關聯性,但多元化不是生態化。
在各產業全面互聯網化之后,實施多元化的企業都在思考不同業務板塊之間的關聯性,如何將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最大化發揮,考驗著每一家平臺型公司的戰略格局。
GE以前是非常典型的實施多元化戰略的代表,但在2015年,GE出售了2000億美元規模的金融資產,2016年把旗下家電業務以55.8億美元出售給中國海爾,重新聚焦在工業領域。這是GE由多元化向生態化戰略推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圍繞著工業互聯網相關的航空、能源等領域布局產業金融,用生態化取代多元化。
盟大從信息平臺延展到交易平臺,始終聚焦塑化產業,圍繞產業提供價值鏈服務。從2015年交易平臺“大易有塑”上線以來,這是盟大向生態圈推進的重要戰略舉措,先后對接了多家銀行的系統,上線代理購銷模式的塑如意解決了資金貨物流通成本高的難題,全國塑化重點城市布局監管倉降低流通成本,都是圍繞塑化產業價值鏈布局服務,這些都有利于每一個業務板塊發生最大的協同作用。
盟大集團創始人、總裁李實說,一個平臺的核心價值在于,能否形成完整的閉環產業價值鏈生態服務體系,實現從信息的交互到在線的支付,資金的歸集、劃撥、結算,再到貨物的空間轉移及倉儲物流,能夠提供以上的綜合服務,才算是真正有價值的平臺。
廣東省塑料工業協會會長符岸從行業角度也非常認可盟大的生態創新模式,“大易有塑”等平臺的出現,也從側面反映出傳統塑料電子商務平臺已從“黃頁階段”、“資訊階段”邁入“交易時代”,有效地將塑化行業電商、金融、供應鏈等全新模式融為一體,開辟了行業在線交易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先河,對推動塑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也是資本青睞盟大的地方。產業互聯網明星資本—啟賦資本合伙人王長振說,從投資的角度,當初看好盟大首先是行業賽道,塑化行業有很大的交易體量,盟大成立以來,一直深耕塑化領域細分市場,專注塑化產業電商交易平臺,并在行業中占有重要位置,行業前景十分看好。

產業孵化產業
珠三角的塑化市場有4000億,東莞有600億到700億元,大易有塑現在交易量是約135億元,證明空間大,潛力大。盟大計劃大易有塑2017年實現300個億,三年內實現1000個億!
盟大集團創始人、總裁李實說,公司立志要成為天下的產業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要成為最有影響力的產業價值鏈服務企業,我們的短期發展目標是要三年之內獨立IPO,成為國內的上市企業,中期發展目標是要讓公司市值過千億!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唯有構建一個能夠持續孵化創新的平臺生態,才有可能推動企業持續成長,成為市值過千億的公司。這種現象在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尤其明顯,阿里巴巴、騰訊,莫不如此。比如阿里巴巴集團,就是一個孵化淘寶、天貓、螞蟻金服、菜鳥網絡阿里云等自成平臺生態的母生態。騰訊就是孵化了qq、微信等平臺型生態的母生態。
如何降低平臺生態的發展成長成本,獲得快速發展,就成為考驗母生態中各個平臺生態資產的通用性。互聯網經濟一個最重要的標志就是數字資產,使得范圍經濟的擴展成本大大降低,規模經濟可以無限擴展,直至壟斷。和君合伙人趙大偉舉例,比如以前出版一本書,出版社希望這本書銷量一定要足夠大,才能夠享受規模經濟的好處,因為一本書賣一千冊和一萬冊,成本差別很大;但是如果去打印店,不管你打的內容有多少種,只按頁數收錢,因為打印店是數據驅動的,U盤插進去,打什么內容成本都一樣。
盟大已經在塑料領域構建了信息、交易以及產業鏈配套服務的生態體系系統,而這套生態體系系統就像U盤一樣,可以插在化工產業價值鏈服務的生態,可以迅速在化工產業互聯網領域占領市場份額。這就是盟大的母生態中各價值鏈條都形成“數據驅動”,范圍經濟將得到大大強化,規模經濟得到強力支撐。
平行移植產業平臺生態,打造商業基礎設施,可以理解為“產業孵化產業的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