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生行業長期以來都是由騎三輪車的廢品回收者構成的非正式網絡從城市居民處收購廢瓶,轉手賣給回收小作坊,而并非由城市政府負責回收再生。這樣的作業模式很容易導致水和土壤的污染。
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在2008年創辦,希望提升北京廢品再生系統的現代化程度。該公司生產和運營智能PET瓶回收機,并把回收到的廢瓶妥善再生,加工成再生料。
最初,他們先在廢品販子無法進入的公共區域放置瓶回收機,諸如機場、地鐵站、學校和醫院。最初他們計劃向供應商采購回收機,但最終他們認識到必須自行開發。在2012年底,在國家發改委下屬的一家國有子公司的幫助下,首批四臺機器投放到了北京市中心的地鐵站。
負責人劉學頌說,首批回收機無疑屬于在制品。“最開始的回收機存在許多問題。我們必須站在旁邊確保其正常工作。現在,回收機已更新到了第五版,北京有1323臺盈創回收機被15萬人用于廢瓶再生。”
盈創回收機最吸引消費者的一個方面是,比非正規廢品渠道支付的價格高 了近一倍。每一個PET瓶,消費者可得到0.10元人民幣的穩定收益。而普通廢品回收販平均支付每個瓶子0.06元人民幣,視油價的浮動而定。
由于該公司使用自動回收機來監控廢瓶回收,因此可以獲取很多有價值的數據。
劉學頌打開手機上的一個app,展示了詳細的圖表。其中一張圖表顯示了盈創回收機迄今回收的廢瓶數量。該公司從2012年底投放首臺回收機以來,已回 收再生了超過7百萬個廢瓶。另一張圖表顯示每天的回收數字。app還可顯示回收的人員和地點。有人使用智能卡來獲取付費,其他人則通過手機。
盈創還可利用該系統跟蹤廢瓶被運往何處進行再生。劉學頌說:“我們利用互聯網來監控回收再生,確保他們進入正規工廠進行無污染加工。”
他們三人面臨的壓力轉化成了成功的動力。劉學頌說,他們希望成為其他實業家的楷模。“在這一行要賺錢很難。我們很關注環保。但如果不盈利,那就不是好的榜樣,因為人們會認為保護環境很難做到,而不愿走這條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