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筆借款金額300萬以上”、“借款余額1000萬以上”“涉及的出借人30人以上”等情形,借款人應當向管理部門報備。“ 全國首部金融地方性法規《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已經正式實施了,這些具體的規則的制定實際上是宣告了民間借貸的合法化。
溫州融資管理條例使民間融資趨于合法
最重要的是,尤其是對于中小型企業在我國包裝印刷行業中占絕大多數,金融危機、經濟低迷的沖擊,使中小包裝印刷企業的發展問題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焦點。雖有一些中小企業逆勢而上,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產品,提高了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但是,艱難創業發展起來的印刷包裝中小企業,面臨著成本高、融資難、用工荒等難題,其發展嚴重受阻。
不過,所謂”民間融資“,當然是相對官方而言的,但融資這事兒,雖然是金融行為,也理應控制風險,但無論從金融借貸的需求,還是從風險的管控來看,其實絕非正規金融機構壟斷融資業務的理由。現實中,金融借貸的需求本是多元化的,國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正規軍,固然要接受相對嚴格的監管,也有著相對成熟的業務鏈條;但民間金融、中小企業的小額信貸需求,恰恰是正規金融機構的盲區。而另一方面,由于”存貸差“對于銀行系統固有利潤的保護,長期為”負“的存款利率自然毫無競爭力。于是,被金融機構遺忘的民間融資需求,再加上”負利率“的驅逐,民間融資的熱鬧,自然絕非偶然。真正意義上良性的金融生態,不僅要有陽春白雪,同樣也要有下里巴人,民間融資不僅是必要補充,更是金融生態的重要基礎。
即便是金融業發達的美國,也并未拋棄民間融資,美國商業銀行同樣不愿意為中小企業貸款,但美國有活躍的民間投資公司,這些公司從成立之初開始,甚至可以通過申請,就能從政府得到不超過9000萬美元的低息貸款優惠,進而這些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再利用這些資金投資那些優質的中小企業。可別小看美國為中小企業融資建立的完善融資服務體系,谷歌、臉書等著名公司的崛起,其實都曾從中受益。可見,民間融資的活躍度,甚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創新與創業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民間融資法規,正式宣告民間借貸的合法化,這一改堵為疏的做法,未嘗不是明智之選。在經過金融危機之后,我國印包行業的發展就進入低緩期,尤其是印刷行業,更是直接陷入微利的泥沼中難以自拔。在自身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下,很多印包企業被迫停產退市。可見,融資難問題已經直接限制印包行業發展。民間借貸融資的放開,對于金融改革,打造良性金融生態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當然,民間融資合法化,并不意味著放松對其風險的警惕與控制。在美國,完善的信用擔保體系,同樣覆蓋中小企業,并被用于民間融資的風險管控,民間融資合法化,除了加強必要的備案和監督機制之外,信用制度的完善與構建,才能真正助力民間融資走得更遠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