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早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特別是超薄塑料購物袋容易破損,大多被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限塑令”發布快5年,成都市場上的執行情況究竟怎么樣?昨日,記者從成都市消協獲悉,市發改委、市工商局、市消費者協會將從3月5日起至3月7日聯合組織開展“限塑令”執行情況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組織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義務監督員、消費者代表等,對我市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飲企業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銷售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據悉,此次專項檢查也是今年“3·15”系列活動之一。
成都全市514家農貿市場
僅有10家還在推廣“可降解”,使用范圍小
昨日下午兩點,凍青樹菜市場。買菜的市民來來往往,不少從菜市場走出的消費者手中都拎著大大小小的塑料購物袋。再仔細一看,消費者手中拎的塑料袋與平日菜市場里常見的塑料袋有所不同:袋身上印有市農貿協會的字樣,下方還有三角形的塑料回收標志。“這塑料袋是可回收、可降解的環保塑料袋,凍青樹菜市場是我市目前推廣環保可降解塑料袋的農貿市場之一,這樣的環保袋都屬于有償使用的。”
據市農貿市場協會秘書長寧德祥介紹,全市自2011年9月份開始推廣使用環保可降解塑料袋,年底檢查中,發現全市514家農貿市場僅有50家市場還在推廣;而2012年底,全市農貿市場僅有10家還在推廣使用,超薄塑料袋的身影又在菜市場內陸陸續續鉆了出來。“環保是大家的事,只有大力倡導,才能讓越來越多的商家和消費者自覺遵守"限塑令"。”從檢查中發現,我市一些大型的超市基本上能按規定有償使用塑料袋,但部分小超市存在超薄塑料袋和環保購物袋混合使用的現象,而農貿市場內的經營戶使用超薄塑料袋的現象更是比較突出。
合格可降解
呼吁市民重提菜籃子
據了解,本次監督檢查后,市發改委、市工商局、市消協將組織相關企業、行業協會召開座談會,通報監督檢查情況,組織有關行業協會開展行業自律活動,并發放宣傳手冊。對于拒不整改的,市發改委將聯合有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現今市場上流通的合格塑料袋并非都是可降解塑料袋,生產這樣可降解塑料袋的廠家全國僅有7家,成都目前還沒有這樣的生產企業。”市消協負責人表示,合格可降解,盡管消費者在一些商場和超市購物時付費使用的塑料袋是合格塑料袋,但大量使用依然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建議市民購物買菜的時候能夠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大家都為建設宜人成都出把力。”
市消協提醒消費者:切勿使用超薄塑料袋。一是超薄塑料袋是國家明令禁止生產的,其使用原料不明,不能保證產品質量;二是超薄塑料袋容易破損,容易被隨意丟棄,不可自然降解,對環境污染很大;三是如需使用塑料袋,應使用標有“中國環境標志”、“國標塑料購物袋GB/T”和“QS”標識的可降解塑料袋。
塑料袋給環境造成了很大污染,環保降解塑料袋成本高,還沒有得到大程度推廣,為保護我們的環境,盡量少用超薄塑料袋,多用環保可降解塑料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