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油價已遠遠低于原油的全部成本,并接近產油國的現金成本線
原油成本可分為全部成本、現金成本和生產成本(邊際成本)。全部成本即包括所有前期勘探、開采以及運營費用的成本價格;現金成本指除去前期投入的沉沒成本后維持現金流平衡所需要的成本價格;生產成本指僅僅考慮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人工、運輸、利息等費用的成本價。
油價跌破全部成本線,石油公司利潤驟減
當油價高于全部成本時,資本被吸引進入市場,石油公司有積極動力去尋找新的油田,從而導致供應上升,油價回落;當油價低于全部成本而高于現金成本時,石油公司將在現有礦區內進行勘探并加大開采幅度;當油價低于現金成本而高于生產成本時,石油公司將會停止勘探與開發活動,僅在現存的礦井內盡量提高產量;當油價低于邊際成本時,石油開采與生產活動將會完全停止。當前油價已遠遠低于原油的全部成本,并接近產油國的現金成本線,新的勘探與開采活動銳減。
近年來,隨著對原油需求的增多,陸上及淺海地區的油井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需求量。在前幾年油價高企的情況下,石油公司投入大筆資金用以建造深水及超深水鉆井平臺,使得建造新的油田所需要的成本迅速攀升。油價的暴跌不僅造成國際石油公司利潤驟減,而且使得資本對原油市場上游投資大幅減少。

圖為跨國石油公司資本投入與回報對比
另外,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使得原油消費遭受到越來越多的詬病,從而使得各國政府針對原油消費征收的稅費也逐年攀升,導致原油的全部成本不斷上升。據測算,原油的全部成本在70美元/桶左右,其中主要為稅費與開采成本。
貨幣與財政壓力迫使產油國與石油公司考慮減產
隨著“份額戰”愈演愈烈,各大產油國產量均創下新高。OPEC產量已持續超過配額限制,俄羅斯產量達到了自蘇聯解體后的新高,全球頁巖油產量也不斷增加。然而,油價的持續下降已經對各產油國和石油公司產生了嚴重的財政負擔,俄羅斯外匯儲備與盧布匯率自2014年開始不斷下降,沙特的外匯儲備也自2014年8月最高處的7450億美元降至2015年12月的6350億美元。由于巨大的財政負擔,俄羅斯原油產量預計在2016年下半年有所下降,降幅約為10萬桶/天。
同時,低油價也對美國頁巖油生產商造成了沉重打擊。原油價格的不斷下降不僅侵吞了頁巖油產商的利潤,而且令美國能源企業債收益率飆升,從而使得頁巖油生產商的債務壓力越來越大,多數生產商不得不選擇破產。據EIA預測,2016年美國平均原油產量將下降70萬桶/天。通過分析美國頁巖油生產商財務報告可估測出頁巖油現金成本約為40美元/桶。

圖為頁巖油生產商現金流水平

圖為美國能源債收益率
沙特與伊朗的競爭
歐盟與美國在2016年1月16日先后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這使得伊朗原油重新得以供應全球市場。而沙特與伊朗這一對“老冤家”也將在國際原油市場上展開競爭。伊朗志在奪回被制裁前的市場份額——歐洲與亞洲市場約110萬桶/天的出口量。
伊朗的回歸將與沙特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競爭,使得原油基本面在短期內難以改善,從而對油價形成沖擊。沙特的現金生產成本線將對油價構成強有力的支撐,預計在25美元/桶。同時,對俄羅斯的后續制裁也將對油價產生重要影響。

圖為伊朗原油產量
原油基本面情況有望在2016年3季度開始有所改善,然而庫存壓力使得油價難有大幅反彈。至2015年年底,OECD商業庫存達到了30.6億桶,遠超5年平均庫存水平。去庫存的壓力將會對油價的反彈力度造成壓力,預計2016年原油價格將反彈至40—50美元/桶。

圖為各國產油現金成本

圖為全球原油供需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