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道稱,中國輪胎產商在上周橡膠價格下滑后,已經開始買入。但行業分析師指出,中國輪胎產商的需求回升并是市場復蘇的跡象,因市場供應過剩且泰國將銷售21萬噸的橡膠庫存。
國際橡膠研究組織(IRSG)前秘書長及橡膠市場資深分析師Hidde P Smit在參加印度一個橡膠行業會議時稱,預計這種橡膠價格低迷的局面將持續至2020年,甚至更長時間。建議應該砍伐部分橡膠樹并減少割膠量,以縮減供應過剩規模。目前各國大量栽培的橡膠林將在六年后導致天然橡膠供應過剩,這將令價格進一步下滑。預計到2015年,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料為1860萬噸,而屆時市場供應量料為1930萬噸,到2030年,供應量將進一步增加至2020萬噸。
據外媒9月26日消息,行業分析師稱,因中國等國家的需求不佳且供應充裕,全球不同市場的天然橡膠價格急劇下滑。
在本周早期泰國曼谷市場,RSS-4等級的天然橡膠報價為每千克95盧比,在日本東京的TOCOM,各橡膠期貨合約大幅下滑5.7-8%不等。這是7年來,泰國該等級橡膠首度跌至每公斤100盧比下方。上周五,在曼谷市場,該等級橡膠報價為每公斤100盧比,而上年同期報每公斤160盧比。而馬來西亞標準橡膠SMR的表現則最為低迷,周五報價僅為每公斤88盧比,而在印度Kottayam市場,RSS-4等級橡膠報價為每公斤121盧比,本周累計下滑4盧比/公斤。
該分析師稱,亞洲天然橡膠價格大跌主要是來自中國和歐盟地區的買需低迷。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導致橡膠需求遲滯,而合成橡膠價格下滑也吸引了來自歐洲消費商的需求。數據顯示,西方國家對合成橡膠的需求量明顯增加,這已經影響了天然橡膠需求。橡膠價格很可能在2018年之前都將維持低迷狀態,自 2018年開始,需求才會略有改觀。預計國際橡膠價格料在未來三年內料維持在每公斤1.5美元附近,這是因為消費商開始轉向合成橡膠。另外更多的研究者在研究合成橡膠,并提升其品質,這最終影響了天然橡膠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