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來,美國先后對原產于中國的多個輪胎種類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并采取限制措施,給中國輪胎產品正常出口造成嚴重阻礙,嚴重損害了中國輪胎產業的合法利益。對此,中國輪胎產業反應強烈,中國政府將堅決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維護中國輪胎產業的正當權益。

葉盛基:中國輪胎企業需積極應對“雙反”
如果我國任由美國無理“雙反”得逞,那么,中國輪胎行業的合法權益將慘遭美國新一輪損害。
中國輪胎行業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迅速作出回應,決定依法反擊無理“雙反”。
商務部、五礦化工商會和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在2016年春節前就及時研究應對策略并進行部署。目前,已有30多家輪胎生產企業在春節期間填寫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損害問卷,答卷企業涉案產品的出口量占美國海關統計的81.7%,具有行業代表性。
2月19日,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中國貿促會等單位在北京召開“美國對中國卡客車輪胎反傾銷反補貼應訴協調會”。山東、浙江等地70多家涉案企業的100多位代表參加了這次會議。
3月1日,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經理蘇永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不相信美國的大選炒作。所有涉案企業將聯合起來,拿起法律武器,積極應訴。我們要打一場反擊無理‘雙反’的官司。”“中國卡客車輪胎有質量優勢,美國市場需要中國輪胎,中國輪胎行業也需要美國市場。”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技術經濟委員會主任朱紅說,我們不會放棄美國輪胎市場,我們要爭取打贏這場官司。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也表態說:“我們必須積極應對所謂的‘雙反’。在這場博弈中,國家有關部門要有所作為,不能被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