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多夫礦選煤廠開辟了使用塑料管材的全新的途徑。我們可以把從末煤跳汰機到沉淀池的精煤溜槽視作一個工作段,在溜槽中,水的流量為900米3/時,精煤量為200米3/時。這種內襯瓷磚的鋼溜槽內側很容易磨損,外側生銹,修理起來費用很高,而且不方便,這就促使人們去尋求新的途徑。

大型塑料管材助力煤廠發展
研究計劃規定,不僅要試驗內襯橡膠的鋼管,而且要試驗以大口徑的硬聚乙烯管材代替溜槽。工資開支的大量增加,迫使設計部門提供使用壽命較長、維修次數較少的結構件,試驗研究必須從這點出發。
多年來,磁鐵礦懸浮液循環管道均成功地使用了橡膠軟管。因此,人們想到了使用內襯橡膠的鋼管來解決磨損問題。試驗方案如下:小于10毫米的細粒精煤從末煤跳汰機排出后,首先進入一個內徑800毫米、長5米的鋼管。這根管道內襯是施塔爾格魯伯爾公司生產的耐磨橡膠襯里。同時,在穩壓箱后面裝上一根長3.2米的硬聚乙烯塑料管。穩壓箱(或緩沖箱)內加襯橡膠,以降低運輸物的流速和改變流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