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女士打開從超市買來的一袋雙匯“潤口香甜王”玉米腸,和7個月大的女兒分吃一個,沒想到自己吃的那一半里竟然有一截白色的東西。游女士趕緊從女兒手中把腸拿過來,并將自己吃的那半玉米腸剖開,一截像白色塑料般的帶子彎彎繞繞地穿在玉米腸中。兩個小時后,游女士和女兒都開始拉肚子,女兒開始發燒。游女士和老公立即帶女兒去看醫生,醫院診斷為病毒性感染,但表示不一定和火腿腸有關。游女士當即按火腿腸上的客服電話打了過去,想討個說法,并要求5萬元賠償。幾經交涉,游女士獲得3000元補償。
  雙匯集團回應稱,經排查該批次產品檢驗合格,被投訴產品屬個案。玉米腸出現不明塑料繩可能因為原料修整工序修整不徹底,導致原料包裝袋上的塑料繩殘留在原料肉中,公司使用的原料編織袋包裝袋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對人體無害。
 
在游女士與客服人員交涉時,雙方有過兩次見面。游女士稱,見面時雙匯公司中山分公司的客服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在火腿腸的灌制中,有些是冷凍肉,有些是鮮肉,在包裝時混在一起了。客服人員稱他們能賠償的最大額度是1000元,并稱:“我們經常處理這樣的問題,但沒有像你要得這么多的。”
雙匯集團對此回應稱:“玉米腸出現不明塑料繩有兩種可能,可能是原料修整工序不徹底,導致原料包裝袋上的塑料繩殘留在原料肉中,此外也不排除人為因素。”
雙匯集團公關副總裁劉金濤對新金融記者回應稱:“經過咨詢專業技術人員和嚴格核實,我們公司使用的原料編織袋包裝袋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對人體是無害的。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有一定概率的,是在合理的概率范圍內的。”
針對客服人員所言“我們經常處理這樣的問題”,劉金濤表示:"這樣的問題"并不是指出現塑料繩的問題,而是指顧客要求很高額的賠付。”
同時,劉金濤表示,有時候會出現無良索賠的情況,雙匯完全可以走法律途徑。


			 








